
你以为拆迁就能致富吗?成都真实补偿标准少得可怜:1500公顷+322亿!成都城市更新最新动态:成都这些区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,而很多人还不知道主城更新正在进行中!成都多个区在价值重组中孤军奋战。这座城市的城市更新正在悄然翻开新的篇章。 2025年,当“低效土地再开发”成为全国城市发展的主要主张时,成都以总投资322亿元、12个重点领域同步发展的更新清单,提出城市发展新愿景。在武侯区太平园片区,占地1500公顷的城市更新项目正在顺利推进。太平园家具城租约到期后,这块位于南三环内的重要土地将迎来新的规划。与普通不同拆除重建,该项目最大的亮点是整体采用TOD模式开发。地铁3号线太平园站将成为区域枢纽,连接商务办公、商业休闲、生态住宅等多个功能板块。目前,国贸、中铁建等开发商已率先布局。该区域唯一在售项目国贸融尚已接近清盘,反映出市场对该区域的积极预期。东红区龙泉驿大面东城公园项目探索了另一种更新模式。占地5747公顷的“公园城市综合体”,采用“部分拆除重建、部分修缮升级”的混合开发模式。首期项目东城金茂小堂创下十盘销售纪录,销售额达22.6亿元。该项目在联合国设计上也有创新的想法它。 136平米户型实现四面16米宽采光,住房可用率提升至120%,为改善住房提供新思路。成华区迎惠路片区的更新有其独特之处。老厂区改造工程涉及土地1817公顷,由华润燃气公司牵头。由于是公司自有土地的更新,所以宣传的效率相当高。区内旧厂房清理已有序进行。未来,它们将在周边五桂桥汽车站和中研槐树店土地更新中形成联动效应,共同重塑成都黄金中环的城市形象。在拆迁补偿方面,成都市实行统一标准。主城五区混凝土结构房屋最高补偿标准为每平方米1320元,土木结构房屋最高补偿标准为每平方米750元平方米。安置政策方面,执行人均建筑面积35平方米的标准,居民可选择经济安置或实物安置。这些规则确保了拆除工作按标准进行并妥善进行。城市更新的背后,是成都主城区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事实。 2025年,主城五区拟出让的44块地块中,有9块面积不足20公顷,武侯区等待出让的地块仅有5块。这种缺失使其成为城市更新完善主城功能的重要手段。值得注意的是,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,还涉及产业发展、民生改善等诸多目标。太平园区Tod重点发展商务办公集群,东城园区引入新兴产业打造产业载体,迎惠路片区依托华润集团打造能源科技创新中心——产业引进成为城市主要驱动力。在晋升机制上,成都研究了不同的模式。专项贷款、专项债券、企业联合体等融资方式为更新项目提供资金保障。在成都市发布的2025年“揭牌、拉动”机遇清单中,12个重大项目明确了投资主体和实施路径,确保了项目的可行性。对于市民来说,城市更新带来生活质量的改善。武侯区南桥社区在拆迁过程中同意商铺搬迁补偿,东城金茂小塘项目致力于打造友好社区。这些做法让居民从被动搬迁转为主动参与,改善了居民生活。更新项目的可行性。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,城市更新有助于成都实现多中心、集群化的发展目标。太平园片区强化城南商务功能,东城公园完善城东生活配套,迎惠路片区助力提升中心区产业水平。这些更新项目相辅相成,共同构建了成都的城市功能体系。专业机构的数据显示,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确实带动了该地区的价值提升。成华区近期一宗土地以每平方米20400元成交,溢价率高达51%,反映了市场对更新面积的信心。这种价值的提升不仅体现在房地产领域,还带动了商业和工业投资。成都市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保护城市特色。东城公园项目保留了部分原有建筑,并将其改造成公共社区空间;在迎晖路片区更新过程中,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建筑也将得以保留。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资源,也让城市的记忆永存。城市更新也面临挑战。如何平衡各方利益,如何保证项目质量,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,都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。成都正在逐步积累经验,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。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,城市更新是特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。通过优化现有空间提升城市功能,通过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,成都的实践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。这种更新并不是大拆大建,而是一项系统工程,政策精准落实、精准操作。未来,随着更多更新项目的推进,成都城市空间将进一步优化,城市功能将更加完善,人民生活将更加便捷。城市更新,一场持续的深刻变革,将重新定义成都的城市价值和发展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)由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注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,如有)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,网易号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